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发展困境问题备受关注。天汇小贷作为国有小贷公司积极发挥国有资本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了更好地扶持辖区内企业摆脱困境,助力杜集区经济更快、更好、优质健康发展,小贷公司先后深入了解杜集区内二十余家小微企业,通过开展座谈会、实地考察、个别访谈、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企业发展困境的专题调研,针对小微企业出现的问题认真讨论分析。
一、杜集区小微企业目前发展困境的几点具体体现。
(一)经济压力对区内小微企业影响巨大
经济下行压力下,区内企业普遍面临生产延误、供应链中断等问题,导致原材料和组件获取困难,物流运输受阻,市场需求和供应均受影响,企业仍处于忧虑之中。企业案例:某纺织器材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生产金属针布的专业制造企业,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一方面,内部成本攀升,包括人员工资、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天然气价格从3.2元/立方米涨至4.63元/立方米,以及市场拓展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内卷严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市场消费能力不足、纺织行业更是举步维艰。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但是,由于政策落实力度不足,加之外部环境与周期性因素的双重影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严峻。实地考察发现,小微企业规模小,可供抵押的资产有限,银行贷款额度受限,不仅如此,部分企业甚至遭遇前期贷款缩减的困境。杜集区多家企业遇到银行压缩贷款甚至抽贷,直接导致企业运转困难。
(三)小微企业人才、技术实力不够。
调研显示,区内近半数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其中,缺口较大的多为生产制造、建筑建材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及传统服务业。缺口工种主要集中在一线操作工、熟练技工及高端研发/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尤为紧缺,高级技工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稀缺资源。企业案例:某钢构公司员工约100人,面临产品技术创新挑战,高级电焊工占比仅为技术工人的15%,技师及高级技师占比10%,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为了招纳和留住员工,近几年以来采取了涨薪措施,涨幅普遍在10%~30%之间。同时,一线员工流失率高,企业的招聘费用和培训开支加大,这些都从客观上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四)小微企业制度缺陷、中高层管理滞后。
部分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流程和制度,虽尝试建立,但多数流程形同虚设。实地尽调发现很多企业的家族成员担任重要的职务,财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资质,生产研发、技术、质检工作人员匮乏或业务素质不高,不具备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
二、如何做好金融工作,更好地服务区内企业。
(一)推动区内营商环境创优工程
天汇小贷2021年4月27日正式开业经营,自开业经营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2025年度以来天汇小贷深入企业摸排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根据辖内园区企业的实际特点,上门推介公司业务,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持续高效稳步发展增添动力。
(二)助力招商引资企业落地生根
针对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业务交流会,深化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理解,激发工作积极性,优化招商引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体验。企业案例:(1)某制药公司是杜集区重点招商投资项目,企业处于在建期间,设备及设备安装费用迫在眉睫,致使企业无法完工投产。天汇小贷得知后立即设计适合企业的贷款方案,以最快的速度给予企业资金支持500万元。本笔贷款到账后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设备款也为其投产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2)杜集区重点招商项目某新材料公司签约落户我区,企业初建期,天汇小贷提前介入和客商联系,了解其资金需求,并根据客商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了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并于当月向企业发放资金450万元。仅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经营场地从“毛坯”变身“精装”,顺利实现第一批次设备调试完成并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三)配合区政府落实维稳工作
天汇小贷作为国有全资小贷公司,必须责无旁贷地配合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与引导,帮助解决出现的社会问题。企业案例:某楼盘因第一批次延期交付,涉及470户,引发业主群体性堵门、堵路、并频繁至政府部门上访,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当月区政府、信访办、住建局等多部门召开协调会。为维稳工作,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由小贷公司发放贷款450万元解决材料款支付问题,并在约定时间内如期交房,缓解了购房者的担忧心理。
(四)用心用情助“三农”
作为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基层金融组织,小贷公司直接面对三农的融资需求,近年来助力三农企业涉及畜牧业、种植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计24户,发放资金5120万元。小贷公司持续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坚持支农支小,回归本源,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积极主动把金融知识、信贷资源向农民倾斜,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
淮北市天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李双双